国美牵手京东:家电日百在“一条供应链”

7 月初,国美 APP 上线京东数万个日用百货商品,并分发到各个国美社群中。换了新颜的国美 APP,家电日用百货样样齐全。如果你想买一款冰箱,顺带着把放在冰箱里的牛奶也选购上,3 个小时后,冰箱、牛奶可能就一同送至你家中。此前,国美官方旗舰店入驻了京东平台,并向京东发行了 1 亿美元可换股债券。
双方的合作已向纵深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京东供应链输出拓宽了渠道,对推动国美供应链和流量升级意义深远。目前,京东自营百货已在国美上架近 2 万个 SKU,更多商品还在陆续上架。丰富的商品将提升国美高频消费比例,提高社群运营效率,并带动低频消费,实现流量的全方位赋能。
货:全品类更 " 全 "
新零售圈内,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积极布局这件事——全品类发展。有业内人士分析:" 多品类面向市场,一方面可以扩大利润面,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品牌品类越全,可提供的具备兼容性的产品就越多,优势力量就越强。" 这也是国美为什么一直坚持探索和扩展自身品类边界的原因。
自发布 " 家生活 " 战略以来,国美便围绕 " 家 " 构建零售新生态。从传统的 " 家电零售商 " 向整体方案提供商、服务解决商和供应链输出商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涵盖家电、家装、家居和家服务的优质商品及服务。不仅拓宽了家装、家居、智慧家庭等家生活赛道,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链条的优质商品及成套解决方案。如今,国美将 " 家 · 生活 " 战略向更深层次推进,通过直接引入、" 直接嫁接 " 的方式,将京东自营百货接入国美平台,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快速实现了新领域拓展,同时双方品牌效应也使得用户更易认可和接受。
国美和京东合作共享供应链后,京东把百货、快消类供应链引入国美渠道,双方优势互补,完善商品链,在不同品牌区间、不同价格层级内拥有更多的商品型号和类型,二者也实现了 3C 和家电领域的强强联合。此次国美引入数万京东自营百货商品,既加深了双方的合作,也满足了更多消费者需求。尤其是在消费层面,共享供应链为用户提供更大选购空间,同时减少了用户购物的时间成本。可以想象,平台的商品更 " 全 " 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人:用户黏性更强
" 家电 + 日百 " 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国美与用户之间的黏性。就像开头所说的,用户在选购冰箱的时候,也能顺带着把放在冰箱里的牛奶加入购物车。设想一下,用户一边挑选合适的家电品牌,一边添置配套的日用百货,方便又省事,自然 APP 的使用效率就会提升。
据了解,国美还将家电和日用百货分享到社群等社交圈,通过分享售卖,实现商品全线曝光,从而带动销售,也构建起了高黏性的社群运营模型。目前,国美门店采取 " 网格化 " 管理,并依托门店建成超 17 万个社群,触达用户超 6000 万。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 " 网格化 " 运营,可以让国美离用户更近,通过用户黏性实现转化率的提升,同时带动复购率。
场:从 " 新电商 " 到 " 新店商 "
除了拓展平台品类,加强用户黏性,国美和京东共享供应链后,零售圈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讲述着新的故事。6 月份,国美联合格力、央视网、浙江卫视王牌综艺节目《奔跑吧》,举办了名为 " 格来美 "" 人人都爱中国造 "" 向美好奔跑 " 的 3 场超级直播,总销售额近 20 亿,打开了新消费的新格局。
有专业人士分析:" 传统电商的本质是‘人找货’,依托线下市场和搜索场景完成营销任务,而发展到今日,新电商打开‘全渠道销售’,逐渐发展为‘货找人’的营销模式。"
对国美而言," 货找人 " 即依托门店、APP 和社群,将线上和线下打通,多层次、多维度、多角度地接触用户,把产品与用户喜好相匹配,同时提供一体化的服务。而与京东共享供应链后,这样的营销模式也得到进一步演化,从 " 新电商 " 逐渐发展到 " 新店商 "。
例如,国美最近把线下门店搬到了线上,即每个门店服务周边 3-5 公里的社群用户,以 " 真人即时在线解答 + 商品快速送达 + 到店、到家服务 " 的全链条经营模式,与用户形成深度链接,成为离用户最近、最可信赖的 " 家庭顾问 "," 从地到天 " 形成线上线下的真正融合。
在零售圈一直信奉 " 渠道为王 "," 渠道 " 即场,国美京东打通全渠道,让经营效率大大提高。可以预计,国美和京东供应链共享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协同共赢效应,不仅仅扩大 " 场 ",提高销售额度,更是构建了一套新零售新秩序。
通过共享供应链,国美极大地优化了 " 人 "" 货 "" 场 " 三个新零售要素,打开了零售行业的发展空间,进入了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市场。对于国美而言,供应链共享,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值融合,这也将是国美行稳致远的关键。可以想象,现在的国美,已经不再是那个卖电器的国美,它已经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