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是不是疯了?花一亿元给美国人看30S的广告?
超级碗属于什么级别的节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超级碗的观众总数达到惊人的2.08亿。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单项体育赛事。按照超级碗一条30秒的广告花费为700万美元,换算下来约为5000万人民币左右,而Temu一下买下了2条30秒的广告位,折合人民币近1亿元!同时,Temu成为有史以来在“超级碗”投放广告最年轻的品牌。
到底是什么让拼多多有底气这么豪气地一掷?
就是这个30s的广告。仍记得小编在各大小区商铺楼层听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拼多多洗脑神广告“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当时靠“恒源祥”式洗脑广告语,拼多多打进了千家万户。
而也是在这个美国春晚“超级碗”里,拼多多又更胜一筹,做了个更惊人的广告——像亿万富翁一样买买买”(Shop like a billionaire)
广告中,卷发时尚女子轻触手机,轻松找到心仪又廉价的商品,几秒试穿了无数件衣服,配合着朗朗上口的背景歌词“我感到非常富有”、“我感觉自己像个亿万富翁”,一并给路人也完成惊喜变装。最后以一段 “下载 TEMU,像亿万富翁一样买买买” (Shop like a billionaire)的广告语收尾。

目前,拼多多官网的“Team Up,Price Down(拼得多,省得多)”的品牌slogan,也替换成了“像亿万富翁一样买买买”(Shop like a billionaire)。Temu的公关发言人表示:“通过尽可能大的舞台,我们希望与我们的消费者分享,因为我们提供的价格,他们可以自由地购物。因为 Temu,‘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不再是梦想。”
最国民性的超级赛事平台,匹配上“卡塔尔”式的豪气,再再再加上拼多多这次不得不说极为成功的广告风格,一下收获了美国人民的眼光。
就连《华尔街日报》也第一时间写了一篇短报道来介绍这一超级碗的新玩家。一时间“这个广告片到底是哪家公司的?”“真的有那么便宜吗?”这个Temu怎么这么有钱?”等等对于Temu的好气,引起了海外用户的大讨论。
另外,作为辐射北美的超级节目,超级碗里拼多多的高调宣传,也有效刺激了拼多多下一个入局市场——加拿大。拼多多此举可谓一石二鸟。
在美国市场已经开始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拼多多就传出准备入局北美有一个顶级市场,即是加拿大。作为第十大电商市场,加拿大拥有极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和亮眼的电商销售增长趋势,22年加拿大电商销售额增长近15%。因此,加拿大和美国几乎代表了整个北美的市场。
疫情加速了加拿大电商的扩张,以2020年为例,加拿大零售电商销售额飙涨75%,增速全球排名第二,远远领先美国的32.4%和全球25.7%的增长率。加拿大的市场潜力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因为疫情和通胀影响,低收入群体也急需一个匹配自身需求的购物平台,因此Temu横空出世拥有了足够的市场基础。
Temu卖家中心后台的北美站已于1月末开始内测,平台也已经可以用美国以外地区的手机号码进行注册了,说明平台对加拿大的之路扩张势在必行。
从对卖家这边的政策看,北美卖家的产品与库存都能够与美国市场通用,不需重新上架,同样运营工作由拼多多承担。就近扩张的优质市场也减轻了供应链的扩张压力,相当于不增加任何成本,多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这种模式对已经接入美国市场的国内电商卖家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从去年9月份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拼多多靠母胎玩法,获得的成绩已足够亮眼。上线一个多月,拼多多跨境业务 Temu 的日均 GMV 破 150 万美元,入驻商家近 3 万个,SKU 在 30-40 万,涵盖了 24 个一级类目。10月18日,Temu超越Amazon Shopping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购物应用榜单第一。同时,在10月份Temu也在非洲市场正式上线。
根据SensorTower的最新统计,截止今年1月底Temu全球下载量接近2000万次,北美地区的用户贡献了超过九成份额。横向对比之下,Temu下载量已经先后超过了亚马逊、谷歌、Tik Tok——还有其头号劲敌SHEIN,登顶北美iOS免费软件下载榜榜首,且一坐就是近两个月。
拼多多在海外扩张的路径与国内如出一辙,靠超高的补贴、折扣让利输出,获得巨大的用户群体,再通过留存复购完成用户的心智教育。
因此至少在目前阶段,想要跟随Temu获得市场的商家,需要与平台一样,承担开拓者一样的压力,必须要有足够的供应链水平,尽量把成本压缩到足够低。

建议商家先正确评估自身的经营实力,然后再做出决策。如果有一手资源,可以从供应端环节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商家完全可以抓紧这次快速扩张的机会,跟随平台走向海外的步伐,毕竟压力越大,竞争也相应的比较小。
相反,如果是中小商家,不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运营者,则可以考虑扩充自己的供应端能力。
拼多多一直很理智,拼多多永远都知道自己的受众群体在哪里,如何抓取受众的需求和痛点。
国内电商用户增长早已趋近饱和,出海是大势所趋。但出海毕竟是他乡,如何学会本土化运营,真正融入自身的品牌价值,包住平台的“DSR”,这是一场长期的战役。电商巨头的海外大战,远远还没到高潮部分,热闹过后的持久战,才是重点
本文由:拼多多生意参谋、拼多多数据分析工具—多多情报通(原名:多多参谋)整理。试用体验:https://ddqbt.mobduos.com/register?code=7793057818